关于信用呆账注册公司的详细解读与启示(2025年)
A-
A+
2024-12-24 05:51:28
335点击
呆账核销是银行在经过内部审核确认后,将无法收回或长期难以收回的贷款和投资从账面上清除的行为,旨在使资产和收入反映更为真实。这是会计审慎性和真实性原则的要求,也是客观反映银行经营状况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基础。
银行发生呆账需要提供确凿证据,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后,可随时上报、审核和审批,并及时从呆账准备中核销。银行不得隐瞒不报、长期挂账或掩盖不良资产。
关于呆账核销的具体含义,它表示目前无法解决的贷款问题,例如企业无法偿还贷款。国家核销呆账是指银行将已有的贷款账务消除,并给出一定补偿。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损失。
国家核销呆账的主体一般是受国家政策扶植的国有企业和国有(控股)银行。呆账核销的条件包括借款人或担保人依法破产、死亡、失踪,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。
呆账核销必须遵循严格的认定条件、提供确凿证据、严肃追究责任,并逐户、逐级上报、审核和审批。银行申报核销呆账时,需要提供借款人资料、调查报告等相关材料。不能提供确凿证据的呆账,不得核销。
法律依据为《财政部关于印发<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>的通知》。该办法适用于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。
(二)正处于刑罚执行期或正在接受刑事强制措施的人员。
(三)被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个人。
(四)因贪污贿赂、侵犯财产或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罪名被判处刑罚,执行期满不足五年;因其他罪行被判处刑罚,执行期满不足三年;或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,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个人。
(五)担任因经营不善导致破产清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、董事或经理,并对企业破产负有个人责任,自企业破产清算结束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个人。
(六)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定代表人,并对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,自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不足三年的个人。
(七)个人债务数额较大且到期未清偿的。
(八)存在其他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情形。
扩展阅读:
个人信用记录在央行征信系统中保留五年,对于破产等严重则保留十年。超过保留期限后,负面记录将从个人信用报告中删除。若需消除记录,需等待五年追溯期后,银行会自动取消黑名单。若客户行为恶劣,银行有权要求继续追溯(需提供相关证明)。以下情形可能导致征信申请不成功:近期征信逾期次数超过六次、连续90天以上的逾期、当前存在逾期、征信上有呆账、冻结、法院被执行信息、负债过高以及征信半年内查询记录超过六次等。为修复信用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申请异议(针对信息错误或特殊情况)、自动消除(还清欠款后往后推五年)、保持良好信用记录(用良好记录覆盖不良记录)。参考来源:征信黑名单管理办法相关介绍。